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最新 >  >> 
天天头条:广州市白云区总工会“送岗位、送技能、送法律”
来源: 中工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26 16:12:21

6月20日,“工会送岗进校园 校地聚力促就业——白云区专场招聘会”走进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白云校区。其中,招聘单位带来的护士、母婴护理员、月嫂等岗位最受毕业生关注;招聘月薪平均七八千元,最高达2.5万元。

“今天到场的40家招聘单位,都是白云区优秀的民营医疗机构,这次招聘会为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2000多名毕业生,提供岗位超500个,通过行业专场的形式有效提升岗位的匹配率。”广州市白云区总工会副主席方可可亮相直播带岗环节介绍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为链接企业和职工的桥梁,工会深知职工的需求、企业用工缺口。为推动劳动者高质量就业,广州市白云区总工会联动上下各级工会,链接各方资源,“送岗位、送技能、送法律”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“双向选择”平台。

■毕业生在某母婴护理公司摊位前咨询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林婷玉/摄

送岗位

多种形式招聘活动

丰富职工就业渠道

白云区总工会拓宽各种渠道,打通线上线下,为求职者提供更多样的就业服务。

2022年,白云区总工会联合各镇街工会等部门开展线上平台招聘26场次;通过举办线上招聘会“宣传展示+直播带岗”的形式,吸引超过200万人次观看直播。

在白云区组织的招聘直播间里,各基层工会主席化身“带岗主播”,围绕企业简介、岗位要求及薪资待遇等方面详细介绍。另一头,职工积极提问,直播间讨论热情高涨。参与直播的基层工会主席纷纷表示,工会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人才招聘问题。

在线下,白云区总工会结合“广州白云就业”公众号、各镇街工会服务场地等,发布招聘岗位信息,吸引广大求职者咨询。今年春节后,通过宣传窗口、宣传栏等发布岗位就业需求,累计吸引约2万人次咨询并投放简历,有效为企业解决用工缺口。

此外,区总工会深入推进集体协商工作,凝聚形成人社、工会、工商联劳动关系三方工作合力格局,指导帮助企业搭好协商平台,用好协商平台。截至目前,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议共50份,覆盖职工数3万多人。

送技能

职工“下订单”

工会技能培训送上门

为了创新劳动者就业服务,实实在在帮到劳动者,自2022年7月起,白云区总工会指导各级基层工会结合地域特点,结合职工需求提供“下订单”式贴心服务。如永平街、黄石街服务站点结合地域优势和职工需求,分别举办了“育婴师技能培训”“美容师技能培训”“永平街托育照护专项能力培训”等23场技能培训活动,累计吸引超过700名职工参与,进一步提高职工就业创业技能,增强其就业竞争力。

近年来,白云区总工会还联合各部门、培训机构开展“粤菜师傅”培训、“南粤家政”就业技能创展等培训活动,累计服务来自各基层单位超1000人。

送法律

打造劳动争议多元化解

“白云模式”

帮助劳动者就业,工会除了送岗位、送技能,还有送法律服务。送法以普法教育先行,工会首先成立由50人组成的新一届白云区总工会法律顾问团队,下沉至各个镇街开展法律咨询、走访企业、法律讲座等活动,通过宣讲解读《工会法》《劳动法》《劳动合同法》等法律法规,保障广大职工既能守法致富又能依法维权。

为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,近年来,白云区总工会成立“工会+人社”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、“工会+法院”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、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等,构建裁前诉前联调对接机制,成功打造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白云模式”。今年以来,仅“工会+人社”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共调解案件1326件,成功调解980件,成功率达73.91%,帮助劳动者1725人挽回经济损失1529.09万元。

越来越多的诉调对接案件,通过裁前诉前链条对接机制成功化解。在此探索过程中,白云区总工会总结发现,由于白云区外来务工人员多,诉调对接案件类型由劳动争议纠纷已拓展至“农民工”“三新”(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商业)领域劳动者的劳务合同纠纷。白云区总工会也抓住“三新”领域劳动者需求,首创试点全市劳务纠纷调解。

今年5月,“工会+法院”劳动争议诉调工作站、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站、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在白云区正式揭牌。实现“调解一案、普法一片”,区总工会甄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纠纷典型案例,邀请50名工会律师精心解说,向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分发案例书。

(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林婷玉 通讯员邓娓)

来源:中工网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